央媒聚焦!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設進入收官階段
10月11日 記者從江門中微子實驗室獲悉 位于地下700米 江門中微子實驗的 中心探測器有機玻璃球 已經全部建成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設進入收官階段 江門中微子實驗室作為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,是我國主導的大型國際科學合作項目,以測定中微子質量順序、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為主要科學目標,并進行其他多項科學前沿研究。其核心探測設備——中微子探測器位于地下實驗大廳的水池中央,由直徑41米的不銹鋼框架、直徑35.4米的有機玻璃球,以及2萬噸液體閃爍體、4.5萬只光電倍增管等關鍵部件組成。 據介紹,目前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最內層的有機玻璃球已合攏,外層的不銹鋼網架和光電倍增管也在有序合攏中,預計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裝任務,并啟動超純水、液體閃爍體的灌裝,2025年8月正式運行取數,預計運行約30年。 江門中微子實驗有機玻璃球采用湯臣亞克力板,內徑35.4米,由263塊12厘米厚的烘彎球面板和上下煙囪粘接而成,有機玻璃凈重約600噸。 事實上,相比其35.4米的直徑,12厘米厚的有機玻璃球按比例換算,就好像雞蛋殼一樣薄。湯臣科技在有機玻璃板材生產時,采用獨特配方和工藝,具有高透光率和低本底的特點,其天然放射性本底鈾和釷的質量占比小于一萬億分之一。 有機玻璃球為湯臣新材項目安裝團隊現場安裝,粘接采用大體量注料、聚合、退火的本體聚合技術,粘接縫總長度約2公里,并采用特殊方法對粘接縫進行保護。 有機玻璃球作為探測中微子的靶物質液閃的容器,將承載2萬噸液閃,同時整個球體置于純水中運行,運行中需要長期承受約3000噸的浮力,該受力通過有機玻璃節(jié)點、連接桿和不銹鋼節(jié)點傳遞到不銹鋼網殼主結構上,在連接桿上裝有傳感器進行受力監(jiān)測。 特殊設計的不銹鋼結構預埋入有機玻璃中作為有機玻璃節(jié)點,經過反復設計優(yōu)化和上百次試驗最終獲得超高承載能力,并且部分不銹鋼節(jié)點采用碟簧設計方案、有效改善了有機玻璃節(jié)點的受力分布。 來源:江門日報(記者/張浩洋 通訊員/劉悅湘)、央視新聞、新華網